书包小说

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
第37节(第1页)

“我带你去老林房间看看?你把东西收拾收拾。”

“好。”

“其实也没什么东西啦,老林下山前就分掉了。剩了一些,我想应该是要给你的。”老太太一边走一边回头看她,忽然顿一下脚步,笑道,“你跟老林还有点像咧!”

孟杳还在想那句“老林下山前就分掉了”,心中不得不认可江何说的那句话,也许林继芳的骤然离世,真的是她们祖孙俩之间难得的默契。

听她这样说,附和地笑了,“以前也有人这样说。”其实根本没有人说过。

老太太很得意,欣然道:“但你比她好看,我们都说她一副凶相,吓人呢。”

林继芳生前和这位老太太一起住在塔楼后的一间斋房里。门对着窗,窗下摆一张桌子,桌子左右两侧各一张床,床尾各一把小橱柜。

很简单的布局,有点像火车卧铺。

林继芳的床铺已经空了,叠起来的被子块上搁了个布袋子,桌上一个罐头瓶子,里头还剩一小半晒干的香橼片。

孟杳把布袋子打开,里头两条毛秋裤,一条紫色一条棕色,都起了球。

老太太从自己那边上了锁的抽屉里拿出一只小钱包,抽出银行卡递给孟杳,“喏,老林交给我保管的。密码你晓得吧?”

孟杳想到那两张纸,点头。又拎着毛裤,问:“这个裤子能烧掉吗?”她印象中,长岚是有烧遗物这一项习俗的。

老太太皱眉,“这个就别烧啦,烧完一股臭味,大师闻到了要骂人的。”

“……”好暴躁的大师。

老太太紧跟一句:“前几年有个施主把她妈妈的骨灰放在这里,也是烧了一大堆衣服,被老林追着骂了半小时!”

“……”她不意外了。

“要烧你到山上找个没人的地方烧了吧,都一样,这个天也不会起山火。”老太太建议,又可惜,“这毛线挺好的,要不是太旧,老林分给我我也就收着了。”

原来是分到最后没人要的,孟杳笑了,“谢谢。”

孟杳抱着那个布袋子走出斋房,才发现细密的秋雨又下起来。

她沿着长廊向外走,隔着雨幕看见天王殿里单薄的香火和斑驳的功德箱,脚步一顿,拐了个弯。

买了三炷香,跪在佛前虔诚叩拜,又起身翻了翻身上的零钱,几张毛票,悉数投进了功德箱里。

“施主。”旁边卖香的小僧弥忽然出声,吓了她一跳。刚刚她买香的时候,他都一言不发,把香给她之后往前推了推付款码而已。

孟杳正疑惑,看见他拿出一本厚厚的功德簿,指了指柜台上的毛笔。

孟杳了然,功德簿上留名,可祈求自己与家人平安。

她走上前道谢,正要拿笔却看见那笔有些散毛,砚台上墨也半干不湿,想到自己那一笔马马虎虎的字,知难而退,“算了,我就不写了。”

小僧弥也不强求,又拿出一只平安符递给她,单手立掌对她行了个礼,然后把手掌往外一伸,那意思很明显,“您可以走了。”

孟杳哭笑不得,心说怪不得静岚寺没香火呢。

正要往外走,一阵秋风穿堂而过,将陈旧的功德簿吹开几页。

就那一眼,她看见一个再熟悉不过的名字。

孟杳目光顿住,下意识伸手按住小僧弥正要收回去的功德簿,“我能看看吗?”

小僧弥松开手,随她去。

孟杳翻开第一页,才发现这功德簿比看起来更老,纸张都脆了。

而且同寻常功德簿不太一样。正常来说,功德簿是给捐了功德钱的人留名用的,写下自己的名字和捐赠金额即可,顶多加上一句平安话。可这本功德簿上,歪七扭八写什么的都有,有人求财,有人求子,甚至还有小学生用鬼画符的字迹写作业能不能少一点。

这是拿功德簿当许愿池里的王八用了。可见静岚寺疏于管理。

热门小说推荐

...

...

...

...

...

...

每日热搜小说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