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包小说

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
第16节(第1页)

“美啊!”

忘情的弹琴者听到赞美声,才注意到身旁多了个人。

“先生是?”

“在下山涛,字巨源,禁不住琴音的诱惑,冒昧打扰先生,还望见谅!”

“知音难觅!知音难觅!在下嵇康,字叔夜。”弹琴者爽朗地说道。

“刚刚那首曲子中仿佛有拼杀之意,又激昂壮烈,能否告知曲名?”

“好!好!”嵇康连声称好,又言道,“既是知音,我先给你讲讲这首曲子的来由!”

山涛坐定,静心倾听起嵇康的故事。

几年前,嵇康在洛水西岸游览,夜宿华阳亭。他一边观赏着星空下的洛水,一边抚琴弹奏。这时,一个仙风道骨的老人悄然来到嵇康身边。听了一会儿,老人开口:“把琴借我弹弹?”

嵇康将琴递给老人。老人当场弹了一首他从未听过的曲子,曲风激昂、沁人肺腑。

“这是什么曲子?”

“这曲子名叫‘广陵散’,描述的是战国时代著名刺客聂政的事迹,所以旋律中多有刀剑之音,曲风刚劲,又悲壮不幸……”

“能否传授给我?”

“教你不是不行,但你要保证绝不把这曲子再传给别人。”

“我发誓,绝不传给外人!”

旋即,老人将《广陵散》传给嵇康,随后飘然而去。

嵇康精通音律,除了擅长弹奏《广陵散》外,还写有《长清》《短清》《长侧》《短侧》四首琴曲,史称“嵇氏四弄”,与汉末名儒蔡邕的“蔡氏五弄”合称“九弄”。另外,嵇康还著有《琴赋》《声无哀乐论》等论述音乐的文章。

嵇康曾官拜中散大夫,妻子乃是曹操的曾孙女长乐亭公主,但他却在曹爽声势最盛的时候辞官隐居。嵇康和山涛都放弃了仕途,同样的价值观让二人很快变成知己。

这天,山涛照旧坐在嵇康旁边,一边喝酒一边听琴。忽然,远处响起一阵悦耳的口哨声,与嵇康的琴声此起彼伏,遥相呼应。在魏晋时代,口哨被称作啸,配有独特的乐谱,很多人擅长此技。

“巨源,你听,那阵啸音清脆嘹亮,响彻云霄。”嵇康兴奋起来,他拨弄了几下琴弦,意在邀请吹啸者的到来。

口哨声果然越来越近。须臾,一位风度翩翩的士人出现在嵇康和山涛面前。

“在下阮籍,能遇到二位高士真是三生有幸。”

这位阮籍,乃是“建安七子”中阮瑀的儿子。他和嵇康一样谙熟音律,吹起口哨据说能传好几百米远。正始年间,阮籍被蒋济征召为尚书郎,后担任曹爽幕僚。但是和山涛、嵇康一样,他也在曹爽声势最盛的时候辞官归隐。山涛、嵇康、阮籍三人均精通玄学,俱是何晏、夏侯玄的忠实信徒,他们在政治立场上也倾向于曹氏,但他们为何在曹爽如日中天的时候纷纷选择隐居遁世的生活?这有很多原因。首先,他们向往自由,对激烈的政治斗争犹恐避之不及;其次,他们也感觉到,曹爽的手段过于强硬,一场腥风血雨即将到来。

自此之后,山涛、嵇康、阮籍结为挚友,三人整天在竹林中饮酒作乐,畅谈音乐和玄学。《世说新语》中记载了一段趣闻描写他们甚笃的私交。

山涛的夫人韩氏眼见丈夫和嵇康、阮籍整天混在一块儿不免心生疑惑问道:“你们三个每天形影不离,可我都还没见过嵇康和阮籍,他们究竟是什么样的人?”

山涛笑道:“在这世上,能做我朋友的唯有他们两位。”

韩氏好奇心起。

“我想见见他们!”

“好!好!我请他们来咱家。”

翌日,嵇康和阮籍来到山涛家中做客,见天色已晚,韩氏借机劝二人留宿。

“我们留宿不太方便吧?”

“没关系,我去隔壁空房睡便是了。”韩氏笑盈盈地端上丰盛的酒菜,然后静悄悄退入隔壁,不再打扰他们。

其实,韩氏早在隔壁墙上钻了个孔。整整一宿,她就隔着墙洞偷窥嵇康和阮籍二人的言谈举止。

次日天明,二人辞别后,山涛兴冲冲地问道:“你看他们够不够格当我朋友?”

热门小说推荐

...

...

...

...

...

...

每日热搜小说推荐